【福建日报】强化展馆育人,打造高校“第二课堂”

作者:福建中医药大学发布时间:2025-03-28

近年来,我省高校依托各自学科优势与历史底蕴,大力丰富校内博物馆馆藏,创新展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

强化展馆育人,打造高校“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 蒋丰蔓 文/图


校园文化的“风景线”

原始人骨柄石刀、马家窑彩陶、半山巨人骨骼、吐谷浑王族木乃伊、汉代青铜勺、清代藏医手术器械、清代藏医曼唐、清代妇科诊断模型、清代串铃……走进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馆内1万余件(套)珍贵医史文物五花八门,诉说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我省第一个以展示中医药文化与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根据福建地域特色,我们正在策划一个闽台中医药文化展区,预计年内展出。”馆长邱崖介绍说。

据介绍,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设有医史馆、中药馆、人体生命科学馆、中央苏区(福建)医药馆、校史馆等基本陈列厅,并涵盖户外药用植物园“时珍园”100亩,现有馆藏医史文物、图片、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中药饮片、中成药等1万余件(套)。

课余时间,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尹承刚常常穿梭于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为络绎不绝的游客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药知识。

担任文博志愿讲解员两年,尹承刚对于传播中医药文化已有很深的感触:“欣赏本草标本、研究精巧器具、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份工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用当代话语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让千年中医药文化活起来、走出去。这是当代中医人的使命。”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服务教学单位,例如配合中医学院、药学院在馆内完成中医、中国医学史、中药学以及中药实训等课程的实训教学,实现展馆育人。”邱崖说。


    ......

版权所有(C)福建中医药大学 闽ICP备05005462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03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