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分会协办的“2023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学术年会暨国际中西医结合骨伤论坛”在福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李西海教授主持,吸引了省内外500 余位中医骨伤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研讨中医骨伤的最新理论进展、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
会议主题报告中,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苏友新教授从病因病机、病理特点、临床诊疗等多维度,详细解读了中医诊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鲜明特色与优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梁倩倩研究员系统阐释“五体痹”和“五脏痹”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蠲痹通脉法”调控淋巴管系统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症和内脏并发症的药理机制和临床疗效,从而形成“三型三方”序贯方案,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并发症的疗效。陕西中医药大学袁普卫教授从膝骨关节炎防治现状及难点入手,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优势,以及团队开展的实践工作,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及方向。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闵文教授指出肝肾亏虚是多种劳损和退变性筋骨疾病的发病基础,而络虚失养或络脉阻滞是该类疾病进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病理因素,提出了“宜扶正,须通络”的辨证治疗思路,并结合前期研究工作,与大家分享交流络病理论的溯源探析、应用研究及前景展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徐西林主任从骨伤科“骨错缝”、“筋出槽”核心病机着手,结合局部病理生理改变特点,临床中以辨病论治、辨型论治、辨期论治、辨位论治为核心,提出颈源性眩晕的中医治疗临证思路。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李具宝主任建立了新型腰椎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提供了一种简便和可靠的建模方法,为规范手法的操作力度和体位、优化手法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接下来,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江澍副院长公布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大赛的获奖名单。通过论文投稿、论文筛选、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15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本次学术年会秉“筋骨”之科学内涵,承“中和”之理论精髓,聚焦中和辨治,探讨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打造特色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了省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骨伤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助力健康福建战略。
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作者与颁奖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