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目前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心理学、中医学(临床心理学方向)三个专业,各专业主干课程教改的总体思路是提高课程的建设水平,拓展新视野,要求教师在主干课的教学中延伸拓展新知识,增开选修课程,努力做到“博而专”。
一、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设置的总体思路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运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科学可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运用能力开设;基础理论课程要求适用、够用,专业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2.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与渗透为指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要求相互融合和渗透,实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基础理论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实验项目;专业核心知识、技能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组织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模块组成,整个课程体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安排,由浅入深,既做到内容的广泛性,又做到整个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
3.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反映课程教学和专业培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学科发展的推陈出新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教学内容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的进步。在保证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和专业培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及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材建设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合理更新,同时要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二、课程教改的措施
1.重视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依据专业所需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规律适当调整了教学计划。
2.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学校教材更换与使用制度,结合本学科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主干课程的教材。
3.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课程教师指导下,每届学生轮流进行全校新生心理测评工作,进行心理测评技能的实践;在心理教研室组织下,每届学生轮流定期到榕城监狱进行心理咨询技能的实践;
三、课程教改的成效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的改革,使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与科学,各知识层次、各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之间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关系。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更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学专业培养的目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能力的公共卫生管理和临床心理学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