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歆,副教授,人文管理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近年讲授的必修课包括:《英语1/2》《英语口语》《情景交际与会话》《医学英语》《英语语言学》《硕士英语》《博士英语》等,选修课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六级英语阅读写作》《考研英语通关辅导》等。荣获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届“教学新秀”,第六、七届“教学标兵”;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坛新秀”。福建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教学标兵”遴选讲课竞赛特别组一等奖(排名第一);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教学标兵”遴选讲课竞赛特别组二等奖(排名第二);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教学标兵”遴选讲课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一);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课程思政讲课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一);福建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二等奖(排名第二);主持教育部教改课题1项,厅级教改课题3项,校级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教改课题各1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建设校级线上一流课程《英语六级通关辅导》;线下一流课程《六级英语阅读写作》;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六级英语阅读写作》。主持校级课程示范课程《英语1》;校级课程示范团队《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获C类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教学:永无止境的修炼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对此,陈斯歆老师颇有自己的体会。回顾整整20年的高校从教经历,他表示,作为一位高校教师,能进入一所从上到下重视教学,从头到尾高举教学的高校,是教师的幸运和光荣,更是自我成长的必要条件。
自2004年入校以来,陈斯歆老师就有几位崇拜和学习的教学“领路人”和“好伙伴”,自此上好一堂课有了奔跑的榜样和方向。
锦绣老师的课堂有厚度有温度,此岸有理念,彼岸有人文,将南丁格尔精神具象化;
美凤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讲解生动有趣,理论实操相得益彰,凸显医者和人师之风范;
林雅老师的课堂体现了现代化教育工具与教学的深度结合,枯燥的药理学变得趣味十足;
江征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深入浅出,善于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陈韵老师讲课激情满满,授课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鸣;
牛素生老师讲课金句频出,诙谐幽默,丝丝入扣,字字珠玑,将朴实中的华丽进行到底…
除了“领路人”和“好伙伴”,陈斯歆老师认为更重要的,是我校所营造的利于教师潜心精研的制度与环境,激发了教师 以本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热情;校教师与教学发中心师打造了良好的教师教学成长平台,通过组织的校内校际教研活动和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启发了教学灵感,提升了教学水平,反哺了教学实践。作为教学的参与者与学习者,陈斯歆老师深感如是。
尤其感恩是的,从第一次参加教学竞赛开始,许克祥处长的批评、指导、示范与鼓励。常常每次自以为得意的作品,在前辈的解析下竟无地自容,汗流浃背。每一次拆毁,就是又一次新生和重建;每一堂好课,都是在前辈点播下去伪存真,琢璞成玉的心血凝结。
教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炼。能被先生前辈们点拨鞭策,何其幸哉!能与志同道合者一起翻山越岭,何其荣哉!能有后生稚子教学相长,何其乐哉!
教学竞赛颁奖
授课实景
语言:哲思的一体两面
陈斯歆老师是英语老师。他认为,中医药大学外语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一门外国语言,更是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看待世界的模式,一种领会哲思的入口,从而锤炼学生独立思考、连接中西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大国自信和职业自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从而讲好中医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以上出自陈斯歆老师的日常教学PPT
陈斯歆老师常在语言课上讲哲学。语言是思维的皮肤,哲学是语言的内核,语言规定了人类经验,哲学则试图解释经验的来路和去处。语言和哲思是一体两面。语言课具有课程思政的天然属性。
学生常亲切地称他为“阿土老师”。陈斯歆老师经常借这个机会,解释一番自己的“土”名字,培养学生的哲思:
“阿土”用英文念出来就是“out。out有过时、落后的含义,阿土老师自嘲自己从内到位都很土。“当学生看到一个叫做阿土(out)的老师站(stand)在那儿讲课,就理解了一个词,叫outstanding(杰出)。”通过“土”,鼓励学生,做优秀的人。
土是五行中最朴实,最平凡的元素。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中的土,无金属之光耀,无树木之茁壮,无火焰之凶猛,无水源之浸润。然而,平凡之土,就如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一般,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孕育一切,化生一切。做人要像土地一般,纵有大地之坚强,也不失尘土之谦卑。通过“土”,鼓励学生,做谦虚的人。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正所谓正是所谓的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而西方的圣经也说,dust to dust ashes to ashes.(尘归尘,土归土),土是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西方文化在这儿形成了类比和一致。通过“土”,鼓励学生,做立志传播中医连接中西的人。
师者,人之模范也。学生眼中,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于老师而言,有爱,才有责任;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只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自己的岗位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和“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从自己做起,分析自己,肯定自己,批判自己,然后让学生超越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学生在阿土老师社媒下的留言
教改:团队的力量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帮助,教学改革离不开团队的力量。陈斯歆老师作为人文与管理学院外语教研室的一员,通过落实学校和人文与管理学院教学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听课评课制度,夯实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捏合团队,共同成长。
近来,陈斯歆老师共同参与了我校公共英语课程四六级改革、空中英语翻转课堂改革,围绕外语课堂教学,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近几年我校四六级通过率持续攀升,学生竞赛屡创佳绩。外语教研室团队将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着力培养语言技能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外语教学团队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走上讲台已有二十个春秋。感恩学校、学院和同侪的支持与陪伴。能够获得校“教学标兵”荣誉称号,是一段新的探索教学之途的新开始。一路走来,所学甚多,深有感悟。未来路上,仍需不断磨砺,精益求精,方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