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杏林大讲坛 ” 系列7:黄靖

发布时间:2024-05-27

成长有迹,感恩无限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新手,到13年教龄的教师,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福中医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教学新秀”这个称号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鞭策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一、初登杏坛,前辈引导

在我还是一名“新手教师”时,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制度便给予了我宝贵的学习机会。教研室的前辈老师们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还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经验。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如何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如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宝贵的经验帮助我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我深感庆幸能够加入这样一个团结、互助的教研室团队。

其他学院的前辈教师们也如同明灯般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每一次听课后,都会给我带来宝贵的反馈,他们中肯的建议或是善意的鼓励,常常令我受益匪浅。学校教学标兵、新秀的每一次观摩课,都是难得的学习盛宴,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总是让人耳目一新,收获满满。还有我的指导老师——陈韵老师,我参加的每一场教学竞赛,从赛前指导到赛后复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修正和调整,以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益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感恩这些前辈老师们的引导,他们不仅是我的榜样,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良性互动,师生共进

学生的反馈是我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学期的最后一次课,我都会怀着期待的心情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反馈为镜,深刻反思。有时,学生在课上会提出一些富有深度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促使我不断探索、拓宽知识边界。每一次的解答与探讨,都是一次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我始终珍视与学生间真挚的情感联系,学生们也总是亲切地喊我“靖姐”,这份师生情谊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三、依托平台,积累经验

学校和学院领导都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工作,教学教师发展中心则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支持。在这里,我参加了各种培训课程和学术讲座,努力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发展中心还定期举办教学竞赛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和学习提升的平台,也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

回想起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教学竞赛,当时内心十分紧张与不安。教发中心的许克祥处长,如同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路人,多次组织我们试讲打磨,还邀请了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和点评。我参赛的课程是《医学伦理学》,但因我没有医学专业背景,许处还特地组织医学专业教师对我PPT中的案例进行审核,确保医学术语表述准确无误。至今回想起来,我仍然心怀感激,正是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够在比赛中更加从容自信,也收获了更多的比赛经验和感悟。

 

黄靖,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文与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主任,第六、第七届教学新秀。主要承担《行政管理学》《医学伦理学》《管理学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以“秉匠心,怀仁德,尽师责”为座右铭,力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荣获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组一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指导老师,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奖项(荣誉),系校级线下一流课程负责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成员。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