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和中医药保护》这门课程是一门结合了法律与医学知识的交叉学科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知识产权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全面教育。以下是该课程的简介:
1. **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同济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开设的一门校级一流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包括专利法律制度、著作权、商标权及地理标志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了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及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学生将学习到胚胎干细胞专利问题、基因专利问题、转基因植物知识产权问题、合成生物学知识产权问题等前沿话题。此外,课程还涉及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保护及行政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专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认知生物技术、中医药、药品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了解各国对生物医药专利审查的基本要求和特点,熟悉各国对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这将为学生日后从事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包括张清奎著的《医药及生物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实务》,崔国斌著的《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与利益共享》,以及宋晓亭著的《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等。这些教材不仅涵盖了医药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务指导。
5. **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论文考查,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法和中医药保护》这门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还特别强调了中医药领域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医药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