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领导带队开展秋季开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督导
8月28日上午,为做好学校秋季开学教学实验室安全防控工作,陶静副校长带领教务处、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相关负责人到各学院开展教学实验室安全专项督导工作。
陶静副校长带队重点检查了各单位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及开学准备情况,要求各单位为新学期实验(实训)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努力为师生创造安全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她还强调开学后各单位要做好师生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要有效整合教学实验室资源,促进实验场所、仪器等资源共享,更好的保障不同专业、不同性质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校领导深入课堂检查新学期教学工作
2021年8月30日开学首日,李灿东校长、陶静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和相关学院负责人,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我校新学期开学初教学秩序情况,全面了解上课师生防疫情况、到课到岗情况、教学设备运行及教学服务情况。
同时,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组专家走进课堂,对学习情况、教学情况及教学服务情况等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从检查情况看,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准备充分,学生到课、教师到岗情况良好,师生精神状态饱满,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校领导对课堂教学秩序和服务保障工作表示肯定,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校领导在新学期第一天到课堂检查指导教学工作,教学督导组专家和全校各级干部开学初听课是我校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体现。
三、副校长陶静赴中西医结合学院调研
10月5日下午,副校长陶静一行6人赴中西医结合学院开展调研。学院党政班子、部分教师代表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座谈会上,学院以“传承力钧精神,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为主题围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力钧班的建设与成 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方向等方面向校领导做汇报。
陪同调研的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也围绕着加强和改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基地建设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汇报后,陶副校长指出,学院应加强力钧班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强化医教协同、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在十四五期间再上一个新台阶。(中西医结合学院供稿)
四、 陶静副校长一行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2021年10月5日上午,陶静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行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调研指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首先由陈惠珍院长介绍了学院出席会议的人员情况,之后由陈韵副院长从学院师资队伍配备、日常教学工作、教学改革研究、指导学生工作、课程思政辅助、思政理论宣讲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指出学院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陶静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各项成绩,特别是在近两年学校进行的课程思政工作中,思政部发动骨干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宣讲活动,并一对多甚至一对一开展课程思政辅导工作,从而为我校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她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9月21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性,希望领导班子能够带领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理论宣传、课程思政辅导等方面加快前进的步伐,争取取得更大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就。(思政部供稿)
五、陶静副校长一行赴中医学院开展调研工作
10月5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陶静带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负责人等一行6人赴中医学院开展调研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各教研室主任、相关科室人员近20人参加了调研座谈。
会上,首先中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教学改革办修园班及国医传承班的建设情况和今后发展规划及新医科专项建设等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其次,与会成员对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最后,陶静副校长指示,一是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中医学一流专业建设水平;二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总结修园班、国医传承班的特色,以点带面,推动新医科建设;三是要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中医学院供稿)
六、 我校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获奖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我校李灿东教授主编《中医诊断学》(第3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邱颂平教授副主编的《中药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李灿东教授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全国教材建设奖面向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实施,分设“全国优秀教材”“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三个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设立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专门常设性奖励项目,是我国教材工作领域的最高奖项。
10月12日,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为重点,创新教材建设理念,增强教材育人功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
七、福建省新医科建设论坛暨福建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在榕举行
11月3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福建省新医科建设论坛暨福建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在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健(正厅长级)出席大会并讲话。
刘健在讲话中表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我省新医科建设经验,探索新医科建设和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部署下一阶段建设任务,进一步推动我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刘健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和健康福建建设对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医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新动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挑战。发展新医科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实践。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医科建设的重大意义。新医科建设是高等医学教育顺应新时代要求而提出的新战略,体现了理念新、专业新、模式新、质量新的特点,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医科建设的内涵和要义。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全省有11所本科高校和21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医学教育,其中医科类本科高校3所,高职院校3所。今年我省连续发布了《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为我省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刘健希望我省各医学相关高校要紧扣福建实际,科学研判我省新医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双一流”建设、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建设等,加快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各项重点任务,努力开创福建省新医科建设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和健康福建建设。
大会上举行了福建省新医科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发布了《福建省新医科建设宣言》,邀请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做新医科建设专题辅导报告。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围绕新医科建设主题,分别从医学专业建设升级、跨学科融合、课程改革、科研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推进新医科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与参会代表做了分享交流。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全省各医学相关本科院校、科研院所、临床医学院的领导和代表们参加现场大会,各地各相关高校在线参加会议。
八、我校开展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传承授课活动
为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在中医药学术传承、人才培养的榜样引领作用,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为本科生传承授课活动。
11月3日上午,第三届国医大师、福建省名医、名中医杨春波教授在旗山厅开展题为《我对中医学术的一些认识和点滴治验》讲座,我校中医学专业“修园班”“国医传承班”近300名学生参加。
11月26日下午,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在旗山厅作了题为《食养、运动和中医药——肿瘤防治视野》的讲座,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力钧班”等专业近300名学生参加。
二位专家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我校师生分享了中医学术相关知识,并传授了行医多年的临证点滴治验,认真耐心地为师生们答疑解惑,同时也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为医者,要怀仁心,学仁术,要苦练深思,要传承精华,要守正创新。
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的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其学术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增强学生中医药学习自信心,启发思维,助力成长。
九、我校入选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认定结果,我校成功入选。同时,我校“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科普教材研究”成为首批研究项目。
本次经高校及有关机构自主申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审核确认和公示,共有5个单位被认定为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名单 | ||
序号 | 单位 | 首批研究项目 |
1 | 厦门大学 |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 与实践进教材研究 |
2 | 华侨大学 | 港澳台侨学生思政课教材建设研究 |
3 | 福建师范大学 |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教材研究 |
4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科普教材研究 |
5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福建特色地方课程与校本教材研究出版 |
十、我校19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2月31日,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认定563门课程为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校共有19门课程被认定为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线下一流课程1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具体如下:
一、线上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经络与女性健康 | 纪峰 |
2 | 耳穴疗法 | 林莺 |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儿科护理学 | 葛莉 |
2 | 伤寒学 | 陈少芳 |
3 | 病理生理学 | 林信富 |
三、线下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经络腧穴学 | 张学君 |
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陈韵 |
3 | 中药炮制学 | 陈红 |
4 | 方剂学 | 马少丹 |
5 | 言语治疗学 | 林茜 |
6 | 生物化学 | 张捷平 |
7 | 病原生物学 | 姜成 |
8 | 金匮要略 | 张建伟 |
9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李亚真 |
10 | 有机化学 | 余宇燕 |
11 | 中医护理学基础 | 杨柳 |
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火针治疗危险三角区痤疮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 张苗 |
2 | 书写障碍作业治疗虚拟仿真实验 | 韩平 |
五、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新媒体与中医药科普实践 | 陈列平 |
目前,我校共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5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