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临床医学院13级三年制:“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五四精神 传承中医之路”讨论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14-06-07

读过张院士这篇文章让我们想到,刚刚踏入医学院校的大门时,懵懂中的我们上的第一堂思想课,老师教导我们要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志愿。然而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有德之医,需要做到谦虚谨慎、行事稳重、一丝不苟,慎重对待细枝末节,正像张校长所说要育大德,重小节;要立大志,干小事博学至精,明德至善,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有高品质的素质修养和道德水平,然后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今天,我们支部全体成员就围绕“践行群众路线·弘扬五四精神·传承中医之路”的主题,结合张伯礼院长—处理好科学研究中的“大”与“小”进行了以下的总结:

院士所讲的三个大小分别从树德、定向、立志三方面给我们以指引和鼓励。

   育大德、重小节从青年研究者品德的修行谈起。五四精神昭示我们: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青年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而我们作为青年医学者,则要求我们在钻研学问之前,首先做一个严谨、诚实、德行高尚的人,而培养高尚品德需要从小处着手,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无不从细节体现品格。作为青年,我们当修济世之心,行悬壶之事。

   辨大势,做小题从科学研究的选题定向谈起,要求我们青年研究者了解国家建设、社会需求和国际前沿的大方向,科研选题既要立足高远,又要从具体实际出发,从细微方面认真探究。不嫌弃、不厌烦细小的工作,踏实肯干,积跬步成千里,汇小流为大河,终将有所成就。作为中医药研究者,我们应大处着眼,居山之巅方知高远;小处着手,于细微处可见精神。

    “立大志,干小事则要求我们志存高远,始于足下。我理解这里的有两个意思: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志不强者智不达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正如张院士所说,我们正处于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刚刚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寂寞,以后更会遇到无数挫折与困难,更当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给了人生一双搏击长空的翅膀,始于足下则使人生的腾飞成为一种可能,始于足下的行动远比那些夸夸其谈来得响亮。与其沉浸在夕阳下的美妙幻想,不如耕耘不息于旭日东升之际。钻研科学研究学问,就跟践行群众路线一样,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定下心来,潜心钻研,反复思索考虑,才能有所收获,正如古人所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