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

发布时间:2017-02-22

 

 
我校2017年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申请条件
1.已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人员,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有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
5.申请人若为我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进入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工作期限和待遇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人事、组织关系、福利待遇等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学校为博士后提供在站期间居住公寓及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工作环境,优秀者可作为人才引进留校工作。
三、招收项目和专业要求
(一)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占地2500 m2,下设4个研究平台:四诊信息采集与规范化研究平台、健康状态辨识与数据挖掘研究平台、证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平台、细胞证候信息研究平台。拥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和条件,科研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及省级课题20多项,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流动站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各合作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学科在读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57人。可为项目实施提供设备、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有力保障。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专业要求
健康状态辨识研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健康状态辨识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与关键技术。本项目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具有较好前期研究基础,前景良好。
两个研究项目各需引进博士后1人,申请人员需要具有医学、中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肿瘤的中医基础与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变迁,肿瘤日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肿瘤的防治也日益成为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中医防治肿瘤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项结合以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肿瘤的相关研究,研究条件良好,可持续发展性强。

中医学流动站联系人:朱龙老师   电话:0591-22861513
(二)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12年8月。中西医结合学科作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在陈可冀院士的指导下,在全国高校首创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风端正、思维活跃的学术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等重要课题。本站科研经费充足,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其研究项目具有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的创新性。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专业要求
脑卒中后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
开展脑卒中后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研究。研发条件坚实,科技基础雄厚,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脑卒中后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项目需引进博士后2人,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项目需引进博士后1人,申请人员需要具有医学、中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
主要围绕高血压研究。科研经费充足,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其规模、研究手段及深度均处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领先水平。

中西医结合流动站联系人:蓝艳红老师   电话:0591-22861157
四、招聘流程和联系方式
本着“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对报名人员的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初审合格者进行面试,择优招收。
通讯地址:福州地区大学城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350122
咨询电话:0591-22861065        联系人:陈信培老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017年2月2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