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能力提升班在福州举办
12月3-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中医药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期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能力提升班”在福州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闫树江,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华东、华南中医药高等院校、医疗和研究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及福建中医药大学师生医护代表400余人参加线下培训,1.2万余人在线上参加学习交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闫树江讲话)
闫树江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本期提升班延续第一期办班宗旨,专门邀请在学科建设领域有研究、有思考的专家,就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学科建设统筹规划与管理、不同类别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与思考等进行授课,希望各位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以学术发展为引领,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升学科发展动能。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致辞)
李灿东介绍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发展概况和学科建设成果,表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立足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以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支撑为研究方向,特别要发挥院校特色和地域优势,把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苏友新)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苏友新主持开班仪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平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彭清华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刘红宁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宏喜教授分别结合各自的学科建设实践,就《中医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医经典里的健康智慧与学科建设》《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发展》《聚焦内涵,寻求突破——中医诊断学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医药重点学科内涵外延界定与研究方向凝练》《不同类别中医药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思考与实践》《凝方向,筑平台,聚人才——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与团队管理》《中药学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等专题进行授课。
通过专题讲授和同行交流,本期提升班对于更新学科管理理念、拓展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科建设能力与人才团队管理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中医药学科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科研、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
(转自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