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3-11-01

药物分析学教研室

教研室师资队伍中有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硕士研究 生导师 4 人,校优秀教师 2 人,2 人具有境外学习经历,拥有博士学位者占教研室总人数的 80%。 

本教研室主要承担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的 《中药分析学》《药物分析》《中药拉丁语》《药物经济学》《药学导论》《医药商品学》《药物分析实验》《中药分析实验》,以及研究生的《现代药物分析选论》《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中药分析学》课程的教学工作。1997 年、2009 年《中药分析》分获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中药分析学》《中药拉丁语》和《药学导论》为校级一流课程,《药物分析》为校级一流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案例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新华网。《药物分析》课程改革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第三届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1 项,年度校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全国药学类青年教师微课大赛特等奖 1 项;全国药学类青年教师现场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1 项。参编国家级教材规划教材 10 余部。

中药分析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2022 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近 5 年教研室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3 项,省级课题 12 项,厅级课题 1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SCI 论文 9 篇。完成培养硕士研究生 9 人。 

研究方向: 

(1)中药功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 

利用化学生物学-靶点垂钓、中药功效成分定性-定量、中药化学模式识别等技术,开展基于整体观和生物效应的闽台特色道地药材功效成分的分析与评价研。 

(2)新型中药递送系统分析与评价

围绕新型中药递送系统的研究热点,结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特色,进行新型中药递送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建立新型中药递送系统质量分析评价方法。 

(3)中药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

开展新材料前处理技术结合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纳米荧光传感快检技术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和经济环保的中药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