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特色药材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时间2019年12月,中心位于我校旗山校区求真楼北侧,总面积约2000㎡。中心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开展研究:开展闽台道地特色药材资源生物转化与品质评价、闽台道地特色药材资源产业化、中药智能装备改进与研发。中心现有仪器设备640台件,总值约5581.64万元,50元万以上设备21台,包括倒置荧光显微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半制备兼分析液相色谱仪等设备。
中心现有人员40人,专职人员占总人数的90%。正高级19人、副高级15人,高级职称占比85%;45岁及以下研究骨干24人,占比60%,现有省级人才7人,其中福建省“百人计划”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闽江学者2人、省雏鹰人才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本科教学团队1个、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在重大项目研究、科技论文、科研项目,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设等重大事项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近五年,中心主持各类纵向项目75项,获经费资助1978多万元;与省内外企业开展合作,横向合作项目16项,获资助经费377余万元。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专利获授权30项;转让成果10项,获转让费36万元;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1项,202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主编专著《福建省中药资源名录》《奇妙的本草世界》等专著3部。
中心围绕地方经济战略需求,立足闽台两岸道地特色药材,积极保护和培育濒危、道地药材,建立研发、产业转化平台,提升中药产业化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及其中药资源,推进中药资源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促进资源利用和经济建设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