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发布时间:2015-06-19来源:招生办作者:动态浏览次数:352


中西医结合学院 2010级中西医临床贾晋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过往的日子像默片,安安静静地从脑海中闪过。

你说,回忆是寂静的。

它只负责记录。

而我说,岁月如歌。

跳跃的不是音符,是年轻的心。

福州的夏天特别的燥热,我坐在图书馆里,头顶的风扇呼呼地转个不停。望着窗外美丽的校园,想到再有半个月即将毕业,再想到大学五年的生活,不得不感慨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回想五年前,也是在一个差不多这样气温的季节里,我从遥远的山西,跨越了两千两百多公里来到福州。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更没有亲人和朋友。也许是年少太轻狂,带着刚从高中生活解脱后的兴奋和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我欣喜而又有些笨拙地迈进了大学。

理想中的象牙塔无比美好,而现实中的大学虽远不及想象,却依然有许多新鲜的事物吸引着我。精致的校园,壮美的图书馆,五花八门的社团和部门,当然也还有校园中出双入对的情侣。带着大一特有的激情和活力,我幸运地加入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部门,也许正是有了这样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懵懂的自己忙碌充实地度过了大一。而在那里的收获,至今仍让我心存感激。

大二的时候,学院有几个去外校交流的名额。抱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念想和一点虚荣心的作祟,我报了名,与班级的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去往某外省中医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和生活。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离开刚熟悉一年的同学和朋友再去适应另外一个校园,再重新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尤其作为第一届的交流生,所面对的问题还是不少。好在学校允许我们有一些自主权利,学业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外校的交流生活充满了新鲜感,有点像大一,却比大一多了些许意味。专业的学习按部就班,业余的生活却精彩不少。在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看过了一些所谓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更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一年,算是对这座城市有一点点浅薄的了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我想,这就是当时选择出来交流的意义之一吧。

再回到母校,我已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这时,我选择了竞选班级的班长,开始真正地融入班级。离开的一年并没有将我与同窗的感情拉的太远,大家一起喝酒聊天,一起很认真地为班级做一些事情,现在想来是那样的欢乐。大三下学期的后半段,我们正式接触临床,初期即是所谓的见习。我比较幸运,获得了一个去上海某医院见习学习的机会。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有机会见识这个一线城市所拥有的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见识现代化大都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让自己年轻的内心充满了新奇。即使一切的繁华与已无关,却也不由得感叹:大千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未曾经历,甚至,未曾听说。于是,我的内心开始有了走向远方的渴望。

大四开学,整个班级集体被“外放”到外地某医院。天高皇帝远,没有了太多的束缚,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又较弱,于是各种空虚和迷茫不断地侵袭而来,难以排解。有句话讲“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我就这样在“天天过年”中浑浑噩噩地自我“浪荡”了很长的时间。现在想来,那是最对不起自己的一段日子。

大五回到福州,开始了最后的实习。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我不得不考虑以后的出路。工作?想想自己所学的中西医专业,就业形势严峻,进不能攻,退不愿守,想找一个合适的实在太难。考研?也许是个不错选择,但能够成功吗?经过一番考虑后,最终决定了跨考西医临床并选定了方向。之所以选择跨考考研,逃避就业压力只是一个较小的方面;另一方面,既是兴趣使然,也是想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同时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使自己学有所长。然而,今年的跨考之路崎岖,在经过了选择目标专业导师—备考、初试—被迫转专业—复试—拟录取等一系列过程后,因为国家政策的原因,最终跨专业考研被半路腰斩,全部调成中西医。虽然有一点遗憾,但从目前来看,结果还算比较圆满。考研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复习备考日子里的点滴,都成了自己深入骨髓的印记。同样,它也给予我很多的思考:关于理想,关于坚持,甚至是关于命运。

寥寥千余字,说不清大学五年的生活。或许,多少字也说不尽五年的青春岁月吧。如果用简短的词汇来概括自己的大学,我愿称之为懵懂的大一,游走的大二,认真的大三,“浪荡”的大四,努力的大五。   

窗外夜色渐浓,校园也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地美丽。五年岁月如歌,旋律高低不平。我们毕业,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愿你我在远去和未来的岁月中,珍重与拼搏。

 


Baidu
map